欢迎来到吴忠精神心理医院: 医院库 医学视频 科普文章 医生大全
吴忠精神心理医院

为什么别家孩子像“社交达人”,自家孩子却是“社交恐惧症”?

2023-09-26 13:34:26 来源: 吴忠精神心理医院 咨询医生

最近有一个词大火,社交牛B症!不仅宛如泥石流般冲刷着当代年轻人的神经,也让不少父母投去了羡慕的目光!如果我家孩子也能有社交牛B症该有多好呀!在新的班集体里和新同学们“一见如故”,相处得如鱼得水,再也不用担心她/他的人际关系好不好了?可偏偏相反的是,“社交恐惧症”在这个社会里大行其道,不仅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标配,好像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也患上了“社交恐惧症”。父母都希望孩子是热情开朗的性格,在人际交往上能有自在舒展的状态。接下来就认真的给各位家长探讨“社交恐惧症/社恐”是个啥?找对方法,社恐也可以打破恐惧,自在社交呢。社交恐惧到底是个啥?社交恐惧,是恐惧症的一种。过分惧怕社交情景,期待与人相处,但又害怕出丑尴尬,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。知道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度的或者不合理的,但仍然难以控制自己。但也先别急着给孩子“扣帽子”,来看看是否符合社恐的特征:a. 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社恐是一种持续性的心理状态。如果是突然面临社交性比较强的事情,比如当众演讲而变得紧张焦虑,那并不是社恐。b. 害怕被审视和负面评价社恐的“恐”,恐的是被人凝视。比如要跟不熟悉的人对话、当众表演时,都有人在看着,对这种凝视感觉到不自在,害怕表现得不好被负面评价、害怕冒犯别人或者因此被人拒绝。注意 符合这两个特征,那很可能是社恐。并且社恐发作时常常伴有 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。一紧张就手脚出汗,口干胸闷;一焦虑就手抖,避免和人握手;当众讲话就脸红,又叫赤面恐惧症。家长注意:有时候社恐会和其它焦虑障碍、重性抑郁同时存在。这种情况一般是社恐先起病,然后引起恶性循环(害怕负面评价→表现出焦虑症状→更容易引起负面评价→更想回避社交→造成社交功能受损),从而导致抑郁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焦虑障碍等。综上社恐就像田里的杂草刚冒出了头,为了孩子今后优秀的社交能力,越早拔掉越好。看到这里,肯定会有家长表示,我家孩子真的不是“内向”吗?对,常常被误会成社恐的正常性格:内向!内向和社恐的本质区别是:内向拥有社交能力,但不想社交,享受独处的感觉。而社恐内心希望社交,却缺乏社交能力,逃避社交活动带来的恐惧和麻烦。简言之内向是“有力无心”,社恐是“有心无力”。什么情况会引起社恐呢?主要分为这三类:a. 生理因素(遗传) 社恐有极强的遗传影响。如果有社交焦虑的父母,这种社交焦虑有二倍到六倍概率会遗传给下一代(表演型遗传小)。b. 环境因素(文化、习惯) 如果生活的环境特别强调集体利益,或者长期孤独,缺少支持,也会引发社恐。c. 风险因素(恐惧事件和逆境) 应激性或者羞辱性的事件(比如被欺凌,当众被打击)有可能会引发社恐。很多孩子的社恐就是因为遭遇过校园暴力后,害怕与人打交道,这点家长要重点关注!怎么破除社恐的状态呢?破除社交恐惧,难吗?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练。美国心理学家亨德森认为,根本不存在天生的社交达人。社会适应就像锻炼身体一样,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自我提升追求,并且只有每天都坚持投入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。但是练习也是有技巧的,对于已经社恐的孩子而言,如果家长简单粗暴的让其直面孩子内心恐惧的事情,会适得其反的,需要找出孩子社恐的源头,循序渐进的引导!技巧a、逐步的增强互动,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。b、社恐的孩子一般很关注自己的内心假想,如果能在社交中多将注意力放在外部就走出来一半了。c、让孩子意识到并学会减少对自己的指责,不要把问题总是归咎于自己身上,学着把责任外放,减少心理负担。轻微社恐的孩子也许可以在身边人积极的引导逐渐走出来,但如果孩子的社恐已经对学习生活有了明显影响,同时家长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,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帮忙是个”治标又治本“的办法。面对孩子独一无二的心理世界,选择专业意味着更能鉴别孩子症状背后的本质,找准病因,对症下药,才好得快。

TAG: